輕鋼結構
時間:2017-08-12
點擊量:
產品分類:產品展示
產品詳情: 輕鋼結構 是一種年輕而極具生命力的鋼結構體系,已廣泛應用于一般工農業、商業、服務性建筑,如辦公樓、別墅、倉庫、體育場館、娛樂…





輕鋼結構是一種年輕而極具生命力的鋼結構體系,已廣泛應用于一般工農業、商業、服務性建筑,如辦公樓、別墅、倉庫、體育場館、娛樂、旅游建筑和低、多層住宅建筑等領域。
輕鋼也是一個比較含糊的名詞,一般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現行《鋼結構設計規范》(GBJ 17-88)中第十一章“圓鋼、小角鋼的輕型鋼結構”,是指用圓鋼和小于L45*4和L56*36*4的角鋼制作的輕型鋼結構,主要在鋼材缺乏年代時用于不宜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制造的小型結構,現已基本上不大采用,所以這次鋼結構設計規范修訂中已基本上傾向去掉。
輕鋼結構和重鋼結構的區別
判定結構為重鋼與輕鋼結構確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很多有經驗的設計師或項目經理也常常不能完全說明白,但我們可以以一些數據綜合考慮并加以判斷:
1、廠房行車起吊重量:大于等于25噸,可以認為為重鋼結構了。
2、每平米用鋼量:大于等于50KG/M2,可認為是重鋼結構。
3、主要構件鋼板厚度:大于等于10MM,輕鋼結構用的較少。
輕鋼結構即輕型鋼結構建筑體系,是以熱軋輕型 H 鋼、輕型焊接型鋼、高頻焊接型鋼、冷彎薄壁型鋼、薄鋼板和薄壁鋼管等高效能結構鋼材和高效功能材料為主,以各類高效裝飾連接材料為輔組裝而成,能滿足建筑特定使用功能和特定空間需求的輕型全裝配鋼結構建筑。
優點編輯
輕鋼結構是一種年輕而極具生命力的鋼結構體系,已廣泛應用于一般工農業、商業、服務性建筑,如辦公樓、別墅、倉庫、體育場館、娛樂、旅游建筑和低、多層住宅建筑等領域,還可用于舊房增層、改造、加固和建材缺乏地區、運輸不便地區、工期緊、活動式可拆遷建筑等,倍受業主青睞,主要有以下特點:
1)采用高效輕型薄壁型材,自重輕、強度高、占用面積小。
2)構配件均為自動化、連續化、高精度生產,產品規格系列化、定型化、配套化。各部分尺寸精確。
3)結構設計、詳圖設計、計算機模擬安裝、工廠制造、工地安裝等以較小時間差同步進行。
4)基礎以上干式工法沒有濕作業,內裝飾等易于一次到位。型材經過鍍鋅、涂層后外觀優美且防腐,有利于減少圍護和裝修費用。
5)便于擴大柱距和提供更大分隔空間,可降低層高和增加建筑面積(住宅實用面積可達92%)。在增層、改造、加固方面優勢明顯。
6)新墻材應用范圍廣,大量使用采光帶,通風條件好。
7)室內水暖電氣管線全部隱蔽在墻體中和樓層間,布置靈活,修改方便。
8)房子可以搬遷、材料可全部回收利用,不會造成垃圾,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發達國家在非居住建筑上的應用十分迅速,并正在向多層居住建筑拓展。非居住建筑以四層以下的門式輕鋼結構為主,跨徑一般大于20m,普遍用在大跨的輕工、電子、倉庫、加工等車間的建造,也有應用在日用的超市、臨時用房、飛機庫等。輕鋼結構居住建筑一般用于多層(4~6 層)與高度 24m 以下(7~9 層)的高層。通過增設耗能支撐等消能部件,居住輕鋼結構也可用于更高層。居住輕鋼結構多采用由熱軋H 型鋼組成的框架結構,結點采用高強螺栓連接(輔以焊接),樓板多采用壓型鋼板襯底代替模板的鋼筋砼結構,屋面板與外墻多采用集保溫、防水于一體的彩色涂層鋼板,分戶墻多采用防水輕質墻板。
抗震性:低層別墅的屋面大都為坡屋面,因此屋面結構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彎型鋼構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體系,輕鋼構件在封完結構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堅固的"板肋結構體系",這種結構體系有著更強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適用于抗震烈度為8度以上的地區。
抗風性:型鋼結構建筑重量輕、強度高、整體剛性好、變形能力強。建筑物自重僅是磚混結構的五分之一,可抵抗每秒70米的颶風,使生命財產能得到有效的保護。
耐久性:輕鋼結構住宅結構全部采用冷彎薄壁鋼構件體系組成,鋼骨采用超級防腐高強冷軋鍍鋅板制造,有效避免鋼板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的銹蝕的影響,增加了輕鋼構件的使用壽命。結構壽命可達100年。
保溫性:采用的保溫隔熱材料以玻纖棉為主,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效果。用以外墻的保溫板,有效的避免墻體的“冷橋”現象,達到了更好的保溫效果。100mm左右厚的R15保溫棉熱阻值可相當于1m厚的磚墻。
隔音性:隔音效果是評估住宅的一個重要指標,輕鋼體系安裝的窗均采用中空玻璃,隔音效果好,隔音達40分貝以上;由輕鋼龍骨、保溫材料石膏板組成的墻體,其隔音效果可高達60分貝。
健康性:干作業施工,減少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污染,房屋鋼結構材料可100%回收,其他配套材料也可大部分回收,符合當前環保意識;所有材料為綠色建材,滿足生態環境要求,有利于健康。 ?
舒適性:輕鋼墻體采用高效節能體系,具有呼吸功能,可調節室內空氣干濕度;屋頂具有通風功能,可以使屋內部上空形成流動的空氣間,保證屋頂內部的通風及散熱需求。
快捷:全部干作業施工,不受環境季節影響。一棟300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只需5個工人30個工作日可以完成從地基到裝修的全過程。
環保:材料可100%回收,真正做到綠色無污染。
節能:全部采用高效節能墻體,保溫、隔熱、隔音效果好,可達到50%的節能標準。
防護技術編輯
輕鋼結構防護技術現狀
1.輕鋼結構建筑的防腐
輕鋼結構建筑的防腐可分為鋼構件的防腐和圍護系統的防腐兩大部分
(1)鋼構件的防腐
鋼構件的防腐處理大部分在工廠制作時完成北方地區或者比較干燥的環境,也可以增加底漆一道干膜厚度達到70-80微米,取消中間漆。
防腐處理可分為除銹→涂底漆→中層漆→面漆幾個工序來完成。根據輕鋼結構建筑的用途、地理位置、氣候條件的不同,來確定防腐方案和各個工序的基本要求。
拋丸(或噴砂)處理的鋼構件表面一般要達到國家標準Sa2.5級以上,最低不低于Sa2級,處理后的構件8小時內要開始涂刷底漆,底漆一般采用紅丹醇酸防銹底漆、無機富鋅底漆和環氧富鋅底漆,防腐能力較好的是富鋅底漆,干漆膜中鋅粉含量可達到80%以上,起到很好的陰極保護作用,防止電化銹蝕。中間漆多采用鱗片狀的中層漆,漆膜顏料呈層狀排列,可以提高涂層的屏蔽作用,加大了水汽、二氧化碳滲透阻力,起到了增強防腐蝕效果的作用,而面漆多采用醇酸調合漆、脂肪族聚氨脂漆,或防腐蝕性能更好的環氧面漆和氟碳漆。
就我們國內的現狀來看防腐工藝的要求和材料的選用,大同小異,而防腐涂料本身的質量,卻是大相競庭。同一種油漆不同的生產廠家不同的品牌,甚至同一種品牌的質量和價格相差很大,因為油漆的生產廠家以小、散、低的私營企業占了相當大的比重,而一些不規范的鋼結構生產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不惜犧牲質量而選用低檔次的防腐涂料,造成了工程質量的低劣。
(2)圍護系統的防腐
圍護系統的防腐,主要是彩板部分,它的表面涂層的處理是在彩板的專業制造廠家完成的。作為輕鋼結構建筑的設計和生產廠家,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建筑用途、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選用不同的品牌、型號和表面特性。
輕鋼結構建筑的防火
鋼結構的銹蝕是一個較為緩慢的過程,是一種由表及里的破壞,易于直接觀察,所以常常會受到重視,而火災是一種突發性的事件,防火是對這一突發事件的預防措施,如果不發生火災,也許昂貴的投資永遠都發揮不了作用。再就是因為鋼結構本身不會燃燒,所以從表面上看輕鋼結構建筑應有很好的防火性能。因此,人們往往會懷有僥幸心理,而忽視了防火的重要性。事實上防火能力差恰恰是輕鋼結構建筑的一大弱點,鋼結構建筑如果遇到火災,一旦火情使周圍環境達到一定的溫度,鋼構件將在瞬間失去80%的機械強度,造成建筑物的倒塌。9.11恐怖事件中,美國的國貿大廈雙子座大樓瞬間倒塌,就是因為大火使鋼結構失去了強度而造成的。在國內也不乏由于火災而引起的鋼結構建筑垮塌的事例,如天津市體育館火災、上海文化廣場火災、北京友誼火災等等,所以就輕鋼結構的防護而言防火與防腐缺一不可,甚至防火比防腐更為重要。
輕鋼結構建筑防火處理的工序與基本要求與防腐處理大同小異只不過其最后一道工序,防火涂料的施工必須在鋼結構安裝完成后,現場涂刷。
防火處理分為除銹(拋丸/噴砂)→涂底漆→中間漆→涂防火涂料幾個施工步驟,中間漆有的地方可以省略。除銹和涂防銹底漆的步驟一般在工廠預制時完成,防火涂料要在施工現場鋼結構安裝后再進行涂刷。
當下防火涂料的生產廠家比較多,施工水平也是參次不齊,管理比較混亂,缺乏統一的檢驗標準和管理監督機制,消防部門的管理只是一種行政制度,沒有規范的技術檢驗手段和嚴格的質量評定能力。造成國內的防火涂料產品普遍存在防火性能低、容易脫落,裝飾性差,耐久性差等幾大問題,與國外的同類產品比較存在較大的差距。
建筑應用
輕質樓蓋系統
輕質樓蓋系統其樓蓋由C型的輕鋼擱柵與鋪于擱柵上的薄板組成。擱柵一般跨度為3.6米~4.8米,擱柵高為254毫米(擱柵的最大跨度可達11米),擱柵間距為 600毫米。由美國迪垂馳公司研發的擱柵專利產品在腹板上開有大孔,這樣對于管線的穿越與布置極為方便。樓面有三種做法,分別為:高密度木纖維水泥板;滿鋪壓型鋼板再澆筑20毫米的陶粒輕骨料混凝土;滿鋪定向木纖維板或高密度層壓膠合板。在這些輕質樓蓋上每平方米可承受316~365公斤的荷載。
豎向墻體結構
豎向墻體結構一般將內橫墻作為結構的承重墻,墻柱為C形輕鋼構件,其壁厚根據所受的荷載而定,通常為0.84~2毫米,墻柱間距一般為400~600毫米,墻柱的下端為U形開口朝 上的底槽梁,墻柱上端為U形開口向下的頂槽梁,擱柵固定于上槽梁側邊。為提高墻柱的穩定性,一般墻柱高度范圍內設三道輕鋼拉條。這種墻體結構布置方式,可有效承受并可靠傳遞豎向荷載,且布置方便,但該墻體結構不能承受水平荷載。
建筑保溫節能技術
建筑保溫節能技術美方輕鋼住宅體系中,對保溫節能技術十分重視,對于墻來說為確保達到保溫效果,一般除了在墻的墻柱間填充玻璃纖維外,在墻外側再貼一層保溫材料,有效隔斷了通過墻柱至外墻板的熱橋;樓層之間擱柵內填充玻璃纖維,減少通過樓層的熱傳遞;所有內墻墻體的墻柱之間均填充玻璃纖維,減少戶墻之間的熱傳遞。
建筑防火技術對于輕鋼結構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是防火技術的應用,在墻的兩側與樓蓋的天花處貼防火石膏板,對于普通防火墻和分戶墻用25.4 毫米厚(1吋)石膏板保護,以達到1個小時的防火要求,另外在墻體墻柱間與樓蓋擱柵間填充的玻璃纖維對于防火與熱傳遞也起了積極的保護作用。
建筑隔聲技術
建筑隔聲技術在輕鋼建筑中,在內外墻及樓蓋擱柵間填充玻璃棉,有效阻止了通過空氣傳播的音頻部分,而對于通過固體傳播的沖擊聲,在美國的多層輕鋼住宅中,作了如下構造處理:對于分戶墻用二道墻柱構成帶有中間空隙的二道墻體;而對于吊頂用的固定石膏板的小龍骨,用帶有小切槽的彈性構造以有效減少樓層間的固體聲傳播